抗癌药价有望“明显下降” 电影推动社会进步“真的发生了”?

发布时间: 2018-07-13 09:36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秦金月 | 责任编辑: 秦金月

中国网政协频道(《议库》APP平台)小编的微信朋友圈在前两天被《我不是药神》刷了屏,直到现在,这部电影带来的热度仍未散去。

必须惭愧的承认,超级热爱工作的小编至今还未抽出时间去看这部电影,但其中的剧情已经被无数朋友安利过了。这是一部能和观众产生共鸣的电影,击中了社会现实问题——看病难,用药贵,很多家庭因病返贫。

就在本月8日,国家医保局表示,将推动抗癌药加快降价。对医保目录外的抗癌药,将开展准入谈判,与企业协商确定合理的价格后纳入医保目录。

近日,又有媒体发布消息,我国酝酿将以省为单位,开展抗癌药专项集中采购。意在通过集中带量采购,优化临床用药结构,在国家对抗癌药降税的基础上,实现抗癌药终端销售价格明显下降。

一言以蔽之,吃不起的抗癌药,将来可以吃得起了。

当然了,电影并非推动抗癌药加快降价的唯一因素,但正是包括影视界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让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因病返贫群体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陆勇案”折射出的社会现实

虽然《我不是药神》开头特意强调了本片乃艺术创造,但人们还是很难不将它和2015年轰动全国的“陆勇案”联系在一起。

公开资料显示,陆勇是一名白血病患者,在被“天价”抗癌药和相关治疗费用掏空家底后,他发现印度有一款仿制药和原研药的药效几乎相同,但价格便宜5倍。陆勇便开始服用此药,并先后帮数千病友代购。但因该药没有在中国药监部门注册,陆勇以“销售假药罪”等罪名被捕。最终,在病友们联名写信求情后,检察机关撤回了对陆勇的起诉。

和“陆勇案”一样,《我不是药神》展示了一场在中国抗癌药市场的残酷现状下,关于法律、人情、利益的相互博弈。电影中,一位身患白血病的老太太被警察扣押时说的一段话,让人泪目:

“领导,我求求你,别再查‘假药’了行吗。

这药假不假,我们这些吃药的人还不知道吗?

我吃了三年正版药,房子吃没了,家也吃垮了。

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便宜药,可你们非说这是‘假药’。

不吃药,我们就只能等死,我不想死,我想活着。”

为什么正版药贵到吃不起?

中国网政协频道(《议库》APP平台)小编查阅资料发现,研究一款新药,尤其是像格列卫这种对控制白血病有显著作用的药,通常需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和巨额的资金。药企投入巨额经费,研究者夜以继日地工作,如此往复,人类才战胜了一个个疑难杂症,越来越多的绝症有了“救命药”。

以格列卫为例,从发现靶点到获批上市,这款药耗费了约50年,制药企业诺华投资超过50亿美元,成就了数位美国科学院院士,还催生了不少医学上的重大发现。为了有动力和资金基础去研发下一款药品,药企必须要在专利期内把专利卖出高价,尽可能多地获取利润。根据相关法规,专利药存在保护期限,只要期限一过,仿制药就可以合法生产。这样一来,“正版药”价格将遭遇“断崖式跌落”,也就不再能为药企赚大钱了。

所以也可以这样理解,只要一种药物在专利期内,大部分国家的患者都吃不到便宜药。

一盒药从生产出来到消费者手里,有层层的代理关系。由于每一层都要有自己的利润空间,药价会被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在癌症这样的大病治疗中,靶向药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靶向药能够瞄准特定的病变部位,并在目标部位蓄积或释放有效成分。在提高药效的同时能抑制毒副作用,减少对正常组织、细胞的伤害。在2017年全球抗癌药销售额前10位中,靶向药可以说是强势“霸榜”。

不过,在治疗效果好的同时,靶向药价格也相当高。在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抗癌药的药费也就成了很多患者家庭的沉重负担。

为什么印度代购仿制药这么便宜?

首先,我们必须要明白,如果一个国家严格执行药物专利保护,在保护期内,相应药物的仿制药是不能制造的。

然而印度是个例外。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印度适用于专利强制许可:当专利危害到居民健康和国家安全的时候,国家有权不经过专利所有者的同意,将它强制许可给本国生产厂家来进行强制仿制,这能够防止落后国家因为买不起专利药而无法保证国民基本医疗和国家安全。

虽然老挝、孟加拉国等不发达国家也都适用这种专利的强制许可权。不过,唯有印度在仿制药生产上全球领先:即便是美国上市不久的新药,也很快能出现在印度市场。

另外,仿制药会不会存在质量隐患?在多数国家,仿制药上市标准是非常高的。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仿制药必须和它仿的专利药在“有效成分、剂量、安全性、效力、作用(包括副作用)以及针对的疾病上都完全相同”。印度正规的格列卫仿制药就和瑞士诺华的格列卫专利药效力基本相同,格列卫仿制药的效果也经过了无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测试。

中国的步伐加快了

早在2015年12月3日,全国政协就曾召开过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仿制药的质量问题与对策”建言献策。委员们认为,提高仿制药质量水平是一件大事,关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乎医保的可持续,关乎人民群众能否用上优质廉价的仿制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药品质量问题。中央有关部门不断加强政策指导及监管力度,推动提高仿制药质量和标准。目前,仿制药基本满足了公众用药需要,但还面临着仿制药质量参差不齐、仿制标准较低、部分药品疗效不确切等问题。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和政策调整力度,提高药品质量,确保用药安全。

可喜的是,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见》,从促进仿制药研发、提升仿制药质量疗效、完善支持政策三大方面提出了15条指导意见。

2018年5月1日起,中国开始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中国对103种进口抗癌药实行了零关税,只征收3%的增值税,“格列卫”特效药就是零关税进口药品之一。

此外,中国积极构建医保体系,将“格列卫”纳入医保,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2018年,我国已有19个省市相继将瑞士诺瓦公司生产的格列卫纳入医保。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河南省委副主委、河南肿瘤医院院长花亚伟对药价新政感受明显。

他说:“为了解决进口抗癌药物贵的问题,国家取消药品关税的同时,就相关药效明显的药品采取国家集中谈判,降低了还在专利保护期内的药品价格,国家还明确把这些药品纳入医保报销目录,为肿瘤病人治疗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即使进入医保,也并非一劳永逸

然而,陆勇不是“药神”,医保也不是“药神”。就算救命药进入医保体系,也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

就在今天,中国网政协频道(《议库》APP平台)小编看到媒体广泛报道的一则消息,7岁小男孩姜羽凡被确诊为先天性中粒细胞减少症,需要服用诺科飞,一种单价4905元的进口药。虽然患儿所在的江苏淮安已经将诺科飞纳入医保,但令人忧虑的是,患儿父母省内多家医院医保窗口打听后得知,该药确实已纳入医保,但医院没有药,只能自费在外购买。

淮安市医保中心主任周其松说,医保目录里有,但医院却没有,“这是个很奇怪又很普遍的现象,”他个人认为主要是因为此类药品用的患者人群较少,药价昂贵,一旦医院将此类药品采购回来,又涉及到储藏、有效期等问题。

更何况,医保资金总是有限的,即便是在发达国家也只能满足一部分的医疗需求,不可能将所有的项目都纳入保障范围。

这个时候,开展抗癌药专项集中采购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7月6日,国家医疗保障局组织召开了“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召开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座谈会”。通知显示,来自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山东、广东等省及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城市的负责药品招采行政部门相关负责人及药品集中采购中心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招采组介绍了国务院常务会对开展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要求,各省(市)也介绍本地集中采购的工作情况,并提出建议。很显然,这一次的深入沟通已经预示着,招采工作的改变已经“在路上”。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一直是政协委员关注的重点,其中不乏中肯建议。在今年5月,全国政协“解决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问题”调研组开展调研期间,全国政协社法委副主任乔传秀就建议,应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政策和资金倾斜;对贫困地区的老人、病人和残疾人应该完善托底性保障机制。

本月初举行的全国健康扶贫三年攻坚工作会议宣布,目前,全国已有581万因病致贫返贫户实现脱贫,进度与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整体脱贫进度基本同步。

可以说,买不起药、看不起病、因病致贫的问题,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得以解决。

我们还是要怀抱希望,正如《我不是药神》中,男主角程勇在法庭的陈述:“今后都会越来越好吧,希望这一天早点来。”

资料来源:新京报、扬子晚报、中国企业家杂志、人民政协网、楚秀网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网政协频道(《议库》APP平台)

推荐阅读:

横幅一拉,照片一发,这样的红色教育是闹哪样?

价值数千万的“我”要被煮了,你就这么喜欢“偷菜”么?

假离婚! 被各方诟病的这事儿为何“刹不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