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围绕“发展实体经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开展调研纪实

发布时间: 2018-07-11 16:21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胡俊

原标题:发展实体经济夯实高质量发展之基——全国政协围绕“发展实体经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开展调研纪实

实体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底座”和“根基”,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极其重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增速减缓、生产成本上升及利润下降、虚拟经济泡沫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也面临诸多困难。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各地的实体经济发展如何?具体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解决中国经济当前关键短板的“牛鼻子”?

为了能够走基层,进一线,与实体企业面对面交流,听到他们的真实声音,人民政协做出系统筹划,积极围绕发展实体经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展开调查研究、献计出力。今天,全国政协还将围绕这一主题召开专题协商会,凝聚各方力量、汇集各方智慧,为的就是能为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献策献力。

为了开好这次专题协商会,全国政协在今年密集开展了调查研究。4月,全国政协“推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特邀常委视察团分赴广东、北京视察;5月、6月,全国政协经济委“发展实体经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专题调研组分赴山东、江苏、重庆展开实地调研,同时,为了加大调研的覆盖面,全国政协经济委还委托辽宁、浙江、安徽、湖南、深圳等5省市政协开展协同调研。

如此密集、覆盖面广的调研,为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做了前期摸底和探路,目的就是“把情况摸准,把问题看清,把建议提实”。

有调研才有发言权充分准备加大样本

实体经济就如同中国经济肌体上的毛细血管,千丝万缕错综复杂,想要了解当前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就需要深入全面的调研,不仅面要铺得广,样本量也要大。

今年全国政协的视察调研有两项与此直接相关,一个是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带队开展的“推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特邀常委视察;一个是由全国政协副主席高云龙带队开展的全国政协经济委“发展实体经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专题调研。

4月,全国政协“推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特邀常委赴广东视察,视察团23日在广州市召开座谈会,听取广东省相关情况介绍。随后,视察团走进广州市、东莞市的实体企业调研走访,亲眼见证智能互联网汽车由概念变为现实以及数控机床的智能化发展。5月18日,视察团又在北京召开座谈会,听取北京市相关情况介绍,并作互动交流。

为了加大调研覆盖面,5月至6月,全国政协又成立专题调研组先后走进山东、江苏、重庆实地调研。为了提高调研质量,此次调研采取统分结合方式,以分组调研为主,调研组每到一地,先统一听取省市有关部门情况介绍,然后分成3个小组,每个小组4-5名委员,分别召开企业座谈会和深入企业考察座谈。

三地走下来,一组组数据让调研组心里有了底:在三省市共召开部门座谈会5场、专家学者座谈会1场,企业座谈会30场,实地走访企业30家,与72位政府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交流,深入听取了143位企业负责人的意见。为了加大调研的覆盖面,全国政协调研组在实地调研基础上,还委托辽宁、浙江、安徽、湖南、深圳等5省市政协开展协同调研。

调研组成员普遍认为,此次三地调研采取分组讨论、分组走访不仅增加了企业调研的样本量,也增加了每位委员与企业代表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与会企业代表也表示,分组讨论让企业代表交流得更轻松,可以畅所欲言,反映实体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真实情况。

一地一情况一地一分析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实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方向是明确的,融合的效果如何?带着问题,全国政协“推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特邀常委视察团走进广东。在广东,委员们见到了国内首个获得新能源专用牌照的量产互联网纯电动汽车———“小鹏汽车”,也见到了人工智能在数控机床上的具体应用。视察团对广东省在促进智能制造业发展、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到广东代表团参加审议,要求广东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视察团表示,现在看来,“广东制造”正在向“广东智造”迈进。

视察团认为,当前,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仍存在着诸多难题和障碍,我们要找准着力点,重点在发展人工智能装备,改进传统制造业生产方式、服务模式等方面下功夫。同时,也要解决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标准化问题,制定适合人工智能相关产业的指标体系,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积极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

同为制造业大省的山东素以“大象经济”著称,国企、重化工等传统实体企业云集,这也正是为何成为全国政协调研组的调研地之一。调研组一行走进中国重汽、山东潍柴等企业实地考察,并在各地多次召开政府部门和企业座谈会,如何让大象轻盈起舞引起了调研组的关注。

调研组发现,山东在发展实体经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方面做了积极探索,特别是在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以来,出台了100多项政策举措,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山东座谈同志反映,虽然取得了成果,但与先进省份相比,与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高层次科研载体少、源头创新供给不足、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等方面。要实现从“制造业大省”到“制造业强省”、从“制造”到“创造”的跨越,山东仍在路上。

江苏,实体经济占经济总量八成以上。调研组一行分赴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苏州武江区等多地实地考察,众多高科技公司映入眼帘。

区别于传统产业、传统模式的发力,江苏正在寻求新的动力变革: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正在深度融合,一些做法也让调研组耳目一新。传统产业,通过制造装备升级、互联网化改造,引导企业推进生产管理、业态模式创新,着力占据产业制高点;新兴产业,正在集中资源、政策,跟踪推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推广应用百项关键新技术、千个重点新产品,加快提升新兴产业竞争能力。调研组认为,江苏实体经济体量大、占比高,利用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实体经济可以融合再创新的竞争优势。

实体经济要实现平稳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和好的营商环境。

调研组在重庆市调研中发现,重庆出台了8方面30项政策措施,包括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规范金融服务收费、降低企业担保抵押重组成本、降低企业用工成本、降低企业用能用地物流成本、加大民营企业产品采购力度、鼓励民营企业股权多元化和改进政府服务等多个方面。特别是在金融支持方面,重庆明确提出鼓励商业银行对诚信经营、发展前景好、产品适销对路的中小微企业贷款给予优惠利率支持,并纳入政府年度金融贡献评价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对这些中小微企业不随意断贷和抽贷,对破产重组企业提供必要资金支持等,这些得到了调研组的肯定。调研组认为,明确有力度的金融支持,会让中小微企业真正焕发生机。

有个性有共性共性问题需关注

调研组认为,地方实体经济发展有个性问题也有共性问题,一些共性问题要给予足够关注。如调研中,无论是政府部门座谈会,还是企业座谈会,大家普遍向调研组反映,成本高依然是制约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实体经济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也是老问题。地方政府和企业都希望能够优化融资结构,引导金融机构聚焦为实体经济服务进行金融创新;与此同时,调研中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在于希望加大基础研究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调研组成员表示,这些共性问题反映了实体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难点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并有针对性地系统性地进行调整,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能。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发展实体经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的关键。调研组还发现,在调研中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僵尸企业处置难,如何用市场化、法制化手段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是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难点。地方反映比较强烈的是,希望国家加快建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办法。

调研组成员表示,发展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培育品牌企业和知名产品等方面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