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潘鲁生建议:实施“传统工艺精准扶贫计划”

发布时间: 2018-07-09 11:31:16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奚冬琪 | 责任编辑: 和海佳

6月25日到27日,第十三届政协第二次常委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常委会议以“解决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问题”为议题,是全国政协连续第3年以脱贫攻坚为议题召开的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在专题分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潘鲁生对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实施“传统工艺精准扶贫计划”提出了建议。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潘鲁生近年来利用各种活动深入乡村调研,了解传统工艺以及当地百姓的生活情况。通过深入走访民族贫困地区,拜访民族手工艺人,潘鲁生认为,应该把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特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依托传统工艺开展精准扶贫。

来自竹凳里的启发

潘鲁生对于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应该如何脱贫的思考,是来自这些年他深入基层的走访和对农村文化产业的调研和思考。

2017年,潘鲁生随全国政协民宗委调研组来到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三猛乡灯马村。灯马村是一个哈尼族聚居的村落,这里地处深山,村庄周边层峦叠嶂,沟壑纵横,山高坡陡,村民大都以开垦梯田种植水稻和开发经济林果地种植茶叶为生。当地因梯田连片、气势磅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的重点片区,也因耕地面积少、产业结构单一,被划为典型的山区农业贫困村。

在灯马村支部书记普约山的家里,潘鲁生了解到这里村民的生活情况、烦恼和愿望。普约山告诉他,因为自然条件原因,村里耕地很少,也没有什么挣钱的产业,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了。作为典型的扶贫攻坚地区,村里这些年也进行了不少努力,但由于山路迢迢交通闭塞,导致物流成本高、建筑成本高、生活成本高,要想使群众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还需要下大力气、下苦功夫。作为村支书,普约山最大的愿望就是保护好村里的绿水青山,让大家填饱肚子,守护一方平安。

一面是青山秀水和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另一面是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守着特色自然环境和手艺资源怎么办?如何找条路?灯马村遇到的困境让潘鲁生意识到,要想让当地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已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和生产命题,而是应该让这里原有的自然与文化生态发挥轴心作用。

在普约山家,大家一起坐在火塘边聊天时,一个个用来歇脚的竹凳引起了潘鲁生的注意。这些凳子上窄下宽,用细密的竹篾编织成凳面,再以竹片作为凳脚,不仅朴素美观,而且便于收纳。这些在当地人看来司空见惯的竹制品,在潘鲁生眼里,是精巧细致且颇具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工艺品。潘鲁生了解到,作为山居农耕民族,哈尼族在长期的农耕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独具特点的木器制作、竹器编织、酿酒、纺织、刺绣等传统工艺。其中,竹编工艺就是哈尼族家庭中普遍传承应用的手工艺,各种竹编如篾桌、篾凳、背箩、簸箕、筛子、凉席、鸡笼、鱼笼等,都是生产生活的必需品。除了品种丰富,哈尼族竹编还具有密实精细、经久耐用、美观大方等特点,是极富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

“现在很多都市家庭用的凳子都是塑料的,既不美观也不环保。如果能让哈尼族竹凳这样具有独特文化韵味、朴素生活精神的手工艺品走出大山,为更多的人认识和感受,不正是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好手段么?”潘鲁生提到,不久前,世界竹藤大会在北京举行,说明竹藤产业在全球都广受关注。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把灯马村不为人知的竹编技艺转化成受欢迎的生活产品,让手艺活儿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呢?这些极富特色的少数民族手工艺,应该在更多更广的生活空间里有用武之地,让这些民间文化的创造者传习者摆脱贫困,以巧手创造美好的生活。

“手艺农村”带动“乡村富裕”

除了深入民族贫困地区,近年来,潘鲁生还一直以“手艺农村”为命题开展深入调研,考察农村手工艺发展现状。这些调研过程中的经历和启发,也为他提出“传统工艺精准扶贫计划”提供了思路。

2011年初,《手艺农村———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成果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在业内引起不小的反响。展览现场,造型精美的草柳编织、桐杨木作,设计新颖的风筝、土布产品,洋溢着时尚气息的农民工笔画、年画,尤其是手工艺人的现场制作,吸引了大批参观者驻足观赏。

然而,如果只是把这些农民手工艺品看成是简单的装饰品,那就太低估它们的价值了。这些由潍坊、临沂、菏泽三地农民加工制作的工艺产品,不仅时尚气息浓郁,而且还有很高的实用性。以山东郓城、鄄城的土布产品来说,有服装服饰、家居用品、旅游用品、挎包手袋、艺术壁挂等各种时尚生活用品,包含9类1000多个花色品种。还有山东郯城红花乡制作的中国结,已由用作传统服饰和器物配饰的盘扣、绦子,转变成为了现代家居装饰挂件、配饰、摆件和首饰等4类1000多个品种,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这些手工艺产业因其能耗低、污染小、附加值高、收益多等特点,已为当地百姓创造了亿元产值。

主持这一“农村文化产业调研项目”的首席专家,正是潘鲁生。在潘鲁生看来,传统手艺里保留了民族的文化种子,要使民族的文化种子激发新的创造力,就要形成现代生活的表达和应用,避免被淹没、被同化、被遗忘。这次展览中展出的很多手工艺品,就是由潘鲁生任教的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课题组教师辅导大学生精心创意设计、农民巧手制作的。

潘鲁生提到,上世纪70年代,我国曾大量出口工艺美术产品。这些产品之所以受欢迎,就是因为设计和制作注重与生活需求相结合。如果现在也能把一些还处于传统状态的工艺制品和现代都市生活结合起来,相信一定会有很好的市场。“藏族的唐卡绘画、白族的银器工艺、彝族的漆器工艺、苗族的蜡染工艺、壮族的织锦、蒙古族的首饰手工艺制品等,都在国内外享受盛誉。现在的关键,就是要想办法让它们走出去,进入生活,产生价值。”

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的成功,给了潘鲁生很大的启发和信心。他认为:现在国家倡导精准扶贫,许多农村贫困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发展优势恰恰就是传统手工艺。完全可以通过精准扶贫,利用当地的自然物产,修复当地的文化生态,并进一步激发文化活力、文化创造力,实现文化脱贫、文化富民,使民间文艺这一文化的种子撒播开来、成长起来,真正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食粮。

精准施策,实行民族贫困地区“传统工艺精准扶贫计划”

多年的深入走访和成功的实践,让潘鲁生逐渐形成了关于民族贫困地区依托传统工艺开展精准扶贫的摸底研究和建议思路。“比如,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大多分布在山区,交通不便,相对闭塞;但由此也使得原生态文化及村落等受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影响较小,传统文化生态和特色文化资源保存较好,具有‘后发’的文化优势。”潘鲁生说,如果能利用好这些乡村传统工艺,实施文化精准扶贫计划,为特色传统手工艺量身订制帮扶措施,帮扶手艺人,就能使其成为文化致富脱贫的好方法。

对于目前农村及民族边远地区手艺农户处于产业链末端、获益微薄、权益缺乏保障的状况,潘鲁生建议成立“国家扶贫公平贸易机构”,为相对闭塞贫困地区的手工艺生产者提供公平贸易信息,建立公平贸易渠道,引导公平贸易发展,提高手艺收入。国家扶贫办的领导当场回应给予支持。

“我们可以在传统工艺资源丰富地区,鼓励村民以家庭作坊为主体,发展传统手工艺生产。建立‘农村手工艺奖励基金’,鼓励创新乡村经济、市场开发和工艺创新。”潘鲁生提到,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机制,结合网络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互联网平台,探索建立手工艺品网店,同时适度开发体验式旅游,将线上服务和线下参与于一体,形成体验式“淘宝村”。

潘鲁生建议,要鼓励少数民族及边远贫困地区注册手工艺商标,开展“原产地保护”“地理标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申报工作,推动少数民族及边远贫困地区手工艺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向区域文化品牌转移。为了进一步形成生产规模,可以在条件成熟的地区探索建立“国家手工艺扶贫示范基地”,探索以手艺带农户,以农户带农村,以农村带基地,以基地带销售的经营模式。同时,在试点基地建立农村手艺产业总部机构,负责采购、配货和经营网点加盟,加强品牌包装、策划,拓展销售渠道。

“要想让手艺更多地转化为财富,还要重视人才的培养。”潘鲁生提到,要建立地方工艺美术培训学校,实施乡村人才振兴,开展创意研发、交流培训等文化帮扶。在有条件地区建立“农村手工艺研发培训基地”,搭建“产学研”协作平台,促进高校师生和企业设计师当志愿者,同手艺农户等进行交流协作,开展创意研发,提升传统手工艺产业内涵。“要全面动员吸收社会力量来发展我国民族地区及贫困地区特色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