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黄铺镇古墩村。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飚日前率“加快大别山绿色发展助推革命老区精准脱贫”重点提案督办调研组一行到达经汇油茶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时,已近中午。
行走在山坡上,看着连绵起伏的油茶林,安庆市市长陈冰冰说,这座大山有些地方曾经是荒山坡,水土流失严重。如今,经过潜山县政府不断整地修路,种植油茶林,山青了,水秀了,油茶林成了贫困农民的“致富林”。
油茶林,它让这片荒山披上了绿色,也给山里的村民们带来了脱贫福音。
62岁的古墩村村民张义胜,多年前因为妻子身体不好,长期吃药,唯一的女儿患有视觉障碍,一家不能出远门,长期靠低保过日子。2010年,张义胜把山场流转给经汇油茶专业合作社基地,并加入合作社种植油茶树,生活迅速发生了变化。“油茶鲜果每年能卖一两万元,加上我在基地打工每个月收入有2000多元,一年也能收入三四万。”说及这些改变,张义胜脸上写满了喜悦。
林地资源是山区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破解山区群众脱贫难题的关键所在。
2010年,在外经商多年的李晓周回到家乡古墩村投资500万成立了潜山县经汇农业综合发展有限公司,并组建了经汇油茶专业合作社,规模化流转35个村民组山场,租赁林地6000多亩,规模化种植油茶树。
“一棵油茶树的寿命有80—100年,我现在投入种植,以后就是纯收益了,等于是我的绿色银行。”望着一片片起伏连绵的青山绿树,李晓周兴奋地告诉调研组,油茶经济效益高、收益期长,“种植1亩以上油茶可实现1个贫困人口脱贫,而且长期受益”。
“种植油茶是一个很好的扶贫产业。”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支树平表示,他们已经看到了山区村民脱贫的希望。
调研组了解到,经汇油茶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除增加群众山场流转租金收入外,把不能外出打工的贫困村民安排在油茶基地就业,保证他们人均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生产基地还帮助古墩村培育出60个养殖户,带动村民走上脱贫之路。
“以前村民的传统观念认为油茶耐贫瘠好生存,往往天种天养或人种天养,加入专业合作社后,他们学会了把油茶园当菜园来精种细管。”李晓周说,这为实现丰产高效和生态保护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今,在专业合作社的指导下,600多户社员都实现了每亩超过3000元的经济收益。
“发展油茶产业,最重要的是转变观念,用科学技术进行精耕细作。”全国政协委员黄利鸣认为,潜山县推广科学种植为规模发展、集约经营提供了有力支撑,也给大别山区其他贫困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我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将油茶种植面积发展到7000万亩,年产茶油250万吨。调研组成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计财司副巡视员张艳红介绍,茶油是中国特有的天然营养品,市场供应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油茶产业发展迫切需要加大扶持力度。”调研期间,潜山县扶贫办负责人向调研组呼吁,油茶产业事关国家粮油安全和民生,应该与其他粮油生产享受同样的国家补贴政策。
调研组建议,政府应拓宽融资渠道,创新金融服务,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和贫困户参与油茶基地建设。同时,还应鼓励产业化经营的领跑者培养出更多懂技术、善经营的油茶种植大户,深度挖掘与延长油茶产业链条、深度开掘油茶附加值,打造产业化、规模化的油茶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