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

发布时间: 2018-03-27 09:57 | 来源: 今日中国 | 作者: 李君如 | 责任编辑: 胡俊

原标题:协商民主:人民民主的真谛——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协商民主进行到底,特别是要把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贯彻到底。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全面展开”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系统论述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在思想理论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

2013年11月9-12日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任务作说明时,习近平总书记在民主政治领域重点对协商民主做了说明,并强调指出:“全会决定把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2018年1月22日,上海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在上海世博中心开幕

同时,在改革实践上,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健全制度中全面展开。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民主政治建设实践中的重大进展。中共十八大第一次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创造的协商民主写进了党代会报告,提出的要求是“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中共十九大在阐述“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时候,提出的要求是“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

两个报告,两个动词,从“健全”到“发挥”,突显了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在实践中的进展。回顾中共十八大以来5年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中共十九大报告的评价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全面展开”。事实也是这样,中共十八大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打开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视野。为落实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2015年初,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落实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要求和构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的任务,对新形势下开展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做出全面部署。根据中央要求和部署,中共中央办公厅还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意见》等重要文件。2017年初,中共中央还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意见》,强调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协商式监督”。

与此同时,在各地党委领导下,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基层协商民主等各类协商民主广泛扎实推进,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因此,中共十九大对于过去5年来中国协商民主的进展用“全面展开”四个字作评价,言之有物,言之有行,其主要特点就是中共十八大提出的要求:“健全制度”。

人民民主理论的重大发展

人民民主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的重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工作以及政法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人民民主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是其中一大亮点。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2014年9月21日,在中共中央、全国政协举行的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是一篇系统阐述人民政协理论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文献。这篇讲话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等问题作出了迄今为止最全面最深刻的阐述,是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民主理论的经典力作。

关于协商民主的性质和来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它源自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政治文化,源自近代以后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进程,源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源自新中国成立后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共同实现的伟大创造,源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体制上的不断创新,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关于协商民主的这一科学定性和分析,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民民主理论最鲜明的特点。

2018年1月24日,一名快递员应邀列席山东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山东省政协共邀请13名民众代表列席旁听

关于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根据中国共产党历来的观点,指出“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广泛协商,体现了民主和集中的统一;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他还说,“在中国,这两种民主形式不是相互替代、相互否定的,而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特点和优势。”

关于协商民主在人民民主中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强调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他说,“涉及人民利益的事情,要在人民内部商量好怎么办,不商量或者商量不够,要想把事情办成办好是很难的。我们要坚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商量得越多越深入越好。涉及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事情,要在全体人民和全社会中广泛商量;涉及一个地方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要在这个地方的人民群众中广泛商量;涉及一部分群众利益、特定群众利益的事情,要在这部分群众中广泛商量;涉及基层群众利益的事情,要在基层群众中广泛商量。在人民内部各方面广泛商量的过程,就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就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通过依法选举,让人民的代表来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通过选举以外的制度和方式让人民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人民只有投票的权利而没有广泛参与的权利,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这样的民主是形式主义的。”

我们都知道,由于西方学术思想和舆论的影响,有许多人常常把民主等同于选举,从习近平总书记这些极其重要和精彩的思想中,可以体会到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这两种民主形式都非常重要,但是真正能够体现“人民民主真谛”的,是协商民主。因此,中共十九大把协商民主是“人民民主真谛”的思想写进党代会报告,意义非同寻常。

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切实落实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一战略任务。面向未来,发展好各项事业,巩固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发展,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必须通过民主集中制的办法,广开言路,博采众谋,动员大家一起来想、一起来干。他强调:“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做样子的,应该是全方位的、而不是局限在某个方面的;应该是全国上上下下都要做的、而不是局限在某一级的。因此,必须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确保协商民主有制可依、有规可守、有章可循、有序可遵。”特别是,他有针对性地提出:“协商就要真协商。真协商就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来决定和调整我们的决策和工作,从制度上保障协商成果落地,使我们的决策和工作更好顺乎民意、合乎实际。”

关于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以宪法、政协章程和相关政策为依据,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保障,集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他强调:“人民政协要发挥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不断提高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要拓展协商内容、丰富协商形式,建立健全协商议题提出、活动组织、成果采纳落实和反馈机制,更加灵活、更为经常开展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探索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新形式,提高协商实效,努力营造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协商氛围。”

综上所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包括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论述已经构成一个丰富内容的科学思想体系,不仅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民主理论的重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人民政协: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中共十九大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次把“民主协商”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一起共同作为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环节。对于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等各类协商民主载体来说,提出要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归根到底,就是要充分发挥协商民主这一中国独特的民主形式的优势和作用。

2018年1月24日,青海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在西宁开幕。图为宗教界政协委员佩戴专用耳机,通过藏语同声翻译听取政协工作报告

人民政协对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实践和理论的形成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提出的两个重要问题:

一是关于“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民主要有制度安排,没有制度安排的民主是不牢靠的。中共十九大报告两处讲到“制度安排”,一处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这个论断,是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中国早就确定为“根本政治制度”;另一处讲的则是“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关于人民政协的性质,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发表的讲话中,作出了一个既坚持历来原则又具有新的规定的重要论断,即“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的组织,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人民政协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中共十九大把习近平总书记这一思想写进了党代会报告,强调人民政协也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这是关于人民政协性质的重要论断。

前文所述,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协商民主是“人民民主的真谛”。那么,“人民民主的真谛”和“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这两个重大论断,相互联系、相互印证、相互促进。因为,“人民民主的真谛”是通过“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来落实的,“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必须体现“人民民主的真谛”。从中可以体会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论述,对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是关于“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在民主理论中,有的学者强调程序民主,有的学者强调实质民主。但不论哪种民主,离开了“参与实践”都有可能成为纸上谈兵的事情。中共十九大报告强调在加强协商民主建设时,要把“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完整的参与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才有真正的人民民主。对于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来说,怎样“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呢?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一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二要“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重点监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三要“增强人民政协界别的代表性,加强委员队伍建设”。这三方面工作,就是要把协商民主“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完整的参与实践”结合起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贯穿”二字,即“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特别是贯穿于政协委员民主监督之中,贯穿于政协委员的队伍建设之中。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无论“参与实践”还是“贯穿履职全过程”,其精神实质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以贯之坚持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参与”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只有把握了这一精神实质,才能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

作者李君如简介:

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研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科学社会主义课题首席专家,现任中直机关侨联主席兼任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2017年被评为“影响中国”年度学者。